「55歲徐先生,因長期喉嚨痛及吞嚥困難而求醫,初步檢查發現懸雍垂(吊鐘)有不尋常腫大連帶頸部淋巴結也有腫塊。後經口腔內鏡檢查及切片檢查,確診為《懸雍垂癌》(吊鐘癌),病理報告顯示與高風險型HPV感染相關。徐先生接受了手術切除腫瘤,並合併放射治療和免疫治療三管齊下,後續追蹤未見復發。」
懸雍垂癌是什麼?
懸雍垂癌屬於「口咽癌」的一種,指發生於懸雍垂(喉嚨後方的小肉垂)的惡性腫瘤,最常見類型為「鱗狀細胞癌」。此癌症可能侵犯鄰近組織,如扁桃腺、舌根,並轉移至頸部淋巴結。
懸雍垂癌的症狀跟其他口咽癌類似,早期可能無明顯症狀,或僅有咽喉異物感、輕微疼痛。隨著腫瘤增大惡化,才會出現喉嚨持續疼痛、吞咽困難、聲音嘶啞、頸淋巴腫大等症狀。
懸雍垂癌的常見症狀及傷害有哪些?
- 喉嚨不適:持續疼痛、異物感或灼熱感,吞嚥時痛楚加劇
- 頸部腫塊:癌細胞轉移至頸淋巴結,頸部出現無痛的硬塊
- 聲音改變:當腫瘤壓迫聲帶或喉嚨,導致聲音沙啞
- 體重下降:中於吞嚥困難或疼痛,影響進食
- 遠端轉移:後期症狀可引發呼吸道阻塞、或遠端器官轉移
懸雍垂癌的病因是什麼?
- HPV感染:高風險型HPV(如16、18型)是主要致癌因子,病毒導致細胞基因突變
- 吸煙與飲酒:煙酒長期刺激口腔黏膜,增加黏膜損傷風險
- 免疫抑制:愛滋病或器官移植患者因免疫力較低,更易發展為癌症
- 遺傳因素:少數與家族性基因突變相關,但不常見
懸雍垂癌如何診斷?
- 口腔內鏡檢查:耳鼻喉科醫生透過光纖鏡觀察懸雍垂及喉部病變
- 切片檢查:取腫瘤組織進行病理分析,確認癌細胞類型及HPV感染狀態
- CT或MRI檢查:評估腫瘤侵犯範圍及淋巴結轉移
- 血液檢測:檢測HPV抗體或腫瘤標記(如SCC抗原),輔助診斷
懸雍垂癌如何治療?
根據腫瘤分期與患者健康狀況,採用多學科綜合治療,根據2025年NCCN頭頸部腫瘤指南,HPV陽性患者預後較佳,建議優先選擇保留器官功能的治療方案。
- 手術切除:早期腫瘤可透過雷射或微創手術切除,保留喉部功能
- 放射治療:針對局部晚期或無法手術者,高能射線精準殺滅癌細胞
- 化學治療:常用藥物如順鉑、紫杉醇,常與放射治療併用,以提升療效。
- 免疫治療:PD-1抑制劑(如帕博利珠單抗)用於HPV陽性患者,激活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
- 標靶治療:針對特定基因突變(如NTRK基因融合,這是一種新興的泛癌症療法),使用標靶藥阻斷癌細胞生長
懸雍垂癌雖不是常見癌症,但越早發現可大幅提升治癒率。如果出現持續的喉嚨不適並發現頸部有腫塊,就要及早求醫。有任何耳鼻喉問題,請立即聯絡香港耳鼻喉頭頸外科中心,由我們的耳鼻喉專科醫生為你詳細診治(電話3100 0555)。
資料來源:
香港耳鼻喉專科
提供耳鼻喉科服務、頭及頸外科服務
聽力及言語治療、驗配助聽器服務
人工耳蝸植入、睡眠障礙治療
https://www.hkentspecialist.h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