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绵花捧挖耳垢,易令耳道创伤或发炎

很多人视耳垢 (即耳屎) 为污秽物,其实耳垢主要是耳道的分泌物和细胞角质层,这些物质跟空气结合后便会变成褐色带黏性物质,成为耳垢。耳垢含有酵素并呈弱酸性,对外耳道有保护和抑制细菌的功能。

大部份的耳垢不需要我们去清理,因为耳仔有自动排出耳垢功能。耳垢有干和湿两类,干耳垢呈灰褐色,质地干而易碎;湿耳垢则呈金褐色,湿而黏。

我们也许在洗澡或游泳时不慎有水流入耳道,流入的水会令耳垢膨胀而造成耳仔胀痛或听不清楚听音的情况。此时很多人会用绵花捧试图挖出耳垢,但这样只会将耳垢越推越入,造成外耳道或耳膜创伤,如果绵花捧折断或含细菌,更会令耳道创伤或发炎。

对大部份人而言,耳垢并不需要特别处理,但如果耳垢造成听力不清,就应该找医生将阻塞在耳道的耳垢清除,医生会用耳道灌洗方法或使用耳油滴剂将耳垢取出。

返回耳鼻喉知识库

耳鼻喉知识库